清乾隆年間半線(今彰化縣)地圖  
 
 
                  彰化古稱「半線」             
  彰化古稱「半線」pasoa,由巴布薩或貓霧拺(Babuza)音轉而來。是原住民部落的名稱,其因移墾甚早,
除為貿易經濟重鎮,亦發展為臺灣重要的文化城邑。從白沙書院到臺灣文化協會的重心,彰化人一直擁有傳
統且驕傲的人文風貌與精神。
  近數十年來,在反共國策與大中國主義的教育政策下,台灣文化遭受到鄙視、壓抑與破壞。臺灣子弟很
少有機會從學校中學習到臺灣本土的語言、史地、自然、藝術等等,臺灣過去的驕傲與精神,逐漸從下一代
的身上消失。而許多與臺灣相關的文獻,竟也如一種原罪般,曾面臨被沒收、燒毀的命運。但是幸好有一群
關心臺灣文化傳習的人,他們深深覺得臺灣文化不能被摧毀,因而盡一切力量收集臺灣文獻資料,劉峰松先
生是其中之一。
  在收集臺灣文化資料二十年後,劉先生決定將這份難得的文化資產奉獻給彰化人,以提振往日的人文精
神,進而推展出一種全新的文化運動。為了這個理想,一群有志人士乃積極為「半線文教基金會」催生,秉
持著劉先生收集台灣文化資料的精神,這一群人也希望能儘速成立「臺灣文化資料館」,更希望以後彰化地
區有一所研究臺灣經驗為主的「半線大學」或「研究中心」。
  在這種目標下,基金會將致力於以下的工作:

一.設立「台灣文化資料館」,蒐藏相關臺灣歷史文物、資料,並接受捐贈,以提供愛好   

  者研究及編寫本土教材之用。

二.舉辦臺灣歷史文物認識講座及活動,並透過巡迴觀摩,讓大眾有機會接觸臺灣文化。

三.補助或獎助臺灣學術研究者,推動臺灣學術研究國際化。

四.出版臺灣學術研究書籍或刊物,介紹研究成果。


 「半線文教基金會」希望能為彰化的「新文化運動」催生,集合更多彰化鄉
親的力量,猶如一百八十年前一樣,彰化人曾不分籍貫,共同築建一座象徵團結的
彰化城。期待大家一起來重尋彰化過去的人文精神,一起來追尋漸漸消失的文化驕傲。

財團法人半線文教基金會
  臺灣文化資料館
地  址:彰化縣員林鎮員水路二段356號二樓(羅馬大廈A棟二樓)
電  話:(04)8332170
傳  真:(04)8337581
聯 絡 人:張建信   BBC:059-490746
開放時間:每週三、六下午一時至五時
     每週 日 上午九時到十二時
          下午一時到五時
 捐款劃撥帳號:22020539   專戶名稱:財團法人半線文教基金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