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隻牛剝九層皮
台灣歷史的開端,與牛皮有關.
據說天啟四年(一六二四)荷蘭人曾耍了一點小聰明,用牛皮換地,從此統治台灣達38
年之久怎樣用牛皮換地?向誰換地?台灣府治說:
〔天啟元年(一六二一),漢人顏思齊為東洋國甲螺.引倭屯於台,鄭芝龍附之,尋棄去
.久之,荷蘭紅毛舟遭颶風飄此,愛其地,借居,土番不可,乃紿之曰:得一牛皮地足矣
.遂許之紅毛剪牛皮如縷,圈匝已數十丈,因築安平鎮.赤崁樓.〕
安平鎮即今安平堡,赤崁城即今赤崁樓.荷蘭人治台期間,稅賦苛重,漢人除繳地租外,還要繳人頭稅,漁獵稅
,關稅和各種臨時稅.當時流傳一句俗謠,說:〔一隻牛剝九層皮.〕這是台灣人喻為牛的開始.

赤崁樓取自民國34年莊孟倫編台灣全貌封面版畫

勞苦相隨春牛牽
〔立春〕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.在以前農業社會裡,尚有〔迎春〕.〔打春〕的習俗.
〔迎春〕就是迎接春天到臨,即在〔立春〕的前一天,皇帝率領文武百官來到東郊,僕役
把句芒神(伏羲氏的後裔)和一隻土塑的牛抬進綵棚下,稱為〔迎春〕.到第二天,再把
土塑的牛抬出來鞭打,意在提醒牛隻冬天休息後,接著要準備下田,不得偷懶,象徵一年
之計在於春,稱做〔打春牛〕.
據士林街吳芳秋略曆便覽說,春牛身高四尺.長八尺.尾長一尺二寸,句芒神身高三尺六寸五分,立於牛後.
在片岡嚴所著的台灣風俗誌裡,有〔春牛牽〕的記載.據說,有一年神送兩朵花給秦始皇,對他說:〔開花的一
朵要送給你的妻子,含苞待放的一朵要送給你的母親.〕可是秦始皇故意違背,把開花的一朵送給母親,而含苞
待放的一朵則送給妻子,結果天神震怒,就讓他的母親逐年變得年輕貌美,而他的妻子一年後變得非常蒼老,不
久後就死了.不但如此,天神還不放過秦王,把他的靈魂也抓起來,當〔春牛牽〕--------就是牽著春牛的牧童,令
他勞苦終身,以示懲罰.現在台灣民間還有〔春牛簽逆天〕的諺語.

春牛圖民安製藥廠丙午年繪製,陳慶豐先生提供

地牛翻身山河悲
人牛的關係密不可分,就流傳著許多感人的故事.
曾景來的台灣宗教與迷信陋習一書中,特別提到〔牛的報恩〕.他說從前一個人慈的富翁
有一天看到有人遷著一頭牛到屠宰場,心生憐憫,就以重金把牛買下來,並且帶回家栓在
庭院的裡的樹下,加以照顧.有一天晚上,這頭牛忽然哀鳴不止,睡夢中的富翁被吵醒,
說時遲,那時快,忽然大地震,瞬間房屋倒塌.所幸靠這頭牛的預警,富翁才逃過劫難.
事後大家認為這頭牛靈性,知恩圖報,都受感動,因此傳誦一時.
牛地震似有關聯,片岡嚴的台灣風俗誌裡,還蒐集到一則〔地牛〕的故事.他說,台灣民間相信地震是地下有頭
大地牛在作怪,只要牠一動,就有小地震.一翻身,就有大地震,甚至還傳聞嘉義大地震時,有人在龜裂的山溝
中看見大地牛的尾巴呢.

英姿宮田彌太郎版畫,取自西川滿編台灣風土記

拂曉夢迴聽笨車
古時候的牛車也稱〔笨車〕,外型跟現在的牛車大異其趣.台灣志略說:
〔南北路任載及人乘者,均用牛車.編竹為箱,名曰笨車.輪圜以木板,板心鑿孔,橫貫
堅木,無輪與幅之別.概台地雨後,潦水停塗,有福輒障水難行,不如木板便利也.車轍
縱橫衢市間,音脆薄.如哀如訴,侵曉夢迴時,尤不耐聽.〕南台灣天氣較熱,駕牛車者
喜歡連夜趕路,所以彿曉才會擾人睡夢.

牛車取自旬刊台新三月下旬號封面

大武山頭捕野牛
荷人用牛皮換地,又剝削漢人如剝牛皮.
但是卻把黃牛(一名荷蘭牛)引進台灣,而且對牛隻的繁殖和管理有一套辦法.
小琉球漫志說:〔荷蘭時,南北兩路設牛頭司,取其壯者馴押之,閹其外賢以耕,其毛牝
則縱諸山以孳生.〕
台海采風圖說:〔台灣多野牛,千百為群,欲取之,先置木城四面,一面開門,驅之急,
則皆入.〕民間需要牛隻,可向官方申請,然後自行取用.
澎湖台灣紀略說:〔野牛最蕃滋,設柵欄圍之,有典牧之官董其數,農夫乏牛者,稟命官而取之.〕但是也可以
逕向土著購買,番俗六考說:〔山有野牛,您間有欲購者,眾番乘馬,追捕兒售之,減價熟牛一半.〕彰化大武
郡山(今社頭鄉山區)也產野牛,黃叔璥在番社雜詠裡,有〔番兒自慣無鞍馬,罷武山頭捉野牛〕之語.野牛經
過訓練後,就成溫馴的熟牛,訓練方法不外採取禁閉法肌餓法.
台海使槎錄說:〔至中槓港社,見門外一牛甚腯,囚木籠中,俯首跼足,體不得展.社人謂是野牛出就靮,以此
馴之.〕台海采風圖說:〔扃閉而饑餓之,徐施羈靮,豢以芻豆,與家牛無異.〕

臥姿砥上種樹畫,取自昭和3年6月1日台中農產商會發行略畫手本

正印出入騎黃犢
荷人引進黃牛,漢人卻引進水牛.
這兩種牛各有千秋,彰化縣志說:〔黃牛角縮而短悍,水牛豐實而遲重.〕
諸羅縣志說:〔近年水牛載自內地,亦漸孳,儇捷則黃牛為先,任重致遠膛乎後矣.〕人
們似乎對水牛印象較佳,有些政客以〔水牛〕自況,卻沒有人自稱〔黃牛〕.
牛除了耕田.拉車外,還有不少用途.彰化縣志說:〔其布嶼.海豐二保(在今雲林縣)
,人尚儉約,凡婚娶多有車結紅綠,而代肩與者.〕車指牛車,即以牛車當喜車,載運新
郎.新娘和嫁妝.也可以〔牛〕代〔馬〕,諸羅縣志說:〔牛擇黃牯臕壯者,飾以鞍轡如馬,馴而
習之, 日可百里.少年子弟,磬控如意,以之學騎射.〕
稗海記遊更說:〔文武官員各乘肩與,正印以下出入皆騎黃犢.〕以前橋樑少,河寬水急,舟楫不
利,更有坐牛渡河或〔渡牛跳溪〕的.〕在番社,泥車還是載美遊覽的工具,番社采風圖考說:〔
每當花紅草綠之時,整潔牛車,番女梳洗,盛妝飾,登車往鄰社遊覽,麻達執鞭為之驅.〕麻達指
未婚的男性原住民.

背上的牧童立石鐵臣版畫,取自昭和18年1月28日西川滿編台灣繪本

廓倒廠立話滄桑
〔糖廓〕是台灣舊式製糖的場所,以牛動力,石磨為軸心,循圓軌繞行,榨取甘蔗糖分,
用以製糖.〔廓〕為建築物,以竹木為架,覆蓋稻草,如傘狀,有防晒防雨防風功用,因
需容納一頭牛在裡面操作,所以體積甚大,容易成為該地區特色,因而以〔廓〕為村莊名
稱的不少,如〔廓子〕〔廓下〕〔廓後〕〔廓邊〕〔半廓〕〔倒廓〕等等.〔半廓〕〔倒
廓〕是指新式製糖工場設立後,日久荒廢而形成的廢廓.

拖磨取自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台灣博覽會發行糖業館案內

萬惡之首盜牛賊
由於移民增加,野牛打盡,而牛對農家.商戶又是最重要的牲口,不可一日無之,所以就
常鬧出爭牛,盜牛的糾紛.
諸羅縣志說:〔初,台人以客莊盛,盜漸多,各鑄鐵烙牛,以其字為號,便於識別.盜得
牛,更鑄錢,取字之相似者覆以亂之.牛入客莊,即不得問.或易其牛,反縛牛主為盜,
故台屬竊盜之訟,偷牛者十居七.八.〕

林中歸程香月尚畫,取自昭和10年9月1日發行東學刊第441期

牛埔牛稠皆可愛
牛的時代過去了,但是從許多〔牛〕的地名,可以知道以前〔人〕和〔牛〕感情融洽,關
係密切.據筆者統計,全島以〔牛〕字起首的地名,共有六十七個,彰化縣至少佔十五個
村莊明稱有〔牛〕字,即表示聚落和牠有關,如聚落從牛吃草的地方發展起來的,叫〔牛
埔〕,從牛舍.牛欄發展起來的,叫〔牛稠〕或〔牛稠仔〕,從買賣牛隻發展起來的,叫
〔牛墟〕.〔牛稠〕改為〔芙朝〕,甚至改成永平.永和.振興...,他們似乎羞於與
牛為伍,刻意要遺忘牠,但不管怎麼說,牛對台灣是有極大的貢獻的.

田園風光取自昭和26年松野孝一著日台糧史封面

牛隻買賣找墟長
由於迭有爭牛,盜牛的糾紛,所以牛隻的買賣大多到〔牛墟〕進行,目地是請〔墟長〕在
契約上作見證,免的日後發生爭執.彰化縣志有如下的記載:〔凡販牛,欲賣者必於牛墟
.台地無設墟為市者,惟賣牛必到墟.墟日有定率,以三日為期.如二五八.一四七之類
.墟設墟長,長由官立,給以戳記:凡買牛賣牛者寫契,皆用墟長戳記,若有保然,恐有
盜竊之累也.〕
台灣的牛墟以北港最出名,彰化縣北斗鎮也有,原位在今七星里百姓公廟北側,後數易其地,數年前猶在中和里
斗中路旁舊垃圾場.日治時期設登記制,發給〔畜牛登記証〕,蓋以牛形版畫,駐明牛各部特徵及交易情形,戰
後亦予沿襲.

嬉戲香月尚畫,取自昭和10年9月1日發行東洋學刊第441期

自築土牛封其域
台中縣石岡村,苗栗縣頭分街,都有〔土牛〕的地名.
這種地名常出現於漢番接壤之地,葉榮鐘先生說:〔譬如東勢對岸有〔土牛〕,這是早期
漢番境界的表示,當時漢番常因耕地引起糾紛,故清朝官府在漢番接壤的地方造土堤為界
,因其狀臃腫如牛,所以叫做土牛.
但是據陳肇興的土牛一詩說:〔土番畏人如畏賊,自築土牛封其域.星羅棋布二十四頭,
尺寸不差繩與墨.砌以縈矽塑以泥,嶄然頭角狀其特.〕可見這種〔土牛〕又疑似土著築
的,形狀就像真牛一樣,他們塑牛似乎出於迷信心理,潤為〔土牛〕可以保護他們.台中
縣的沙轆.牛罵等社,都不吃牛肉,對牛是懷有敬意的.

牛紋詩昭和10年9月5日牛標目藥膏本舖製作

人牛一體沐春風
牛屬於反芻和偶蹄的哺乳動物,
依舊約聖經記載是可以吃的,但是以前多數談灣人不吃,因為彼此朝夕相處,日久生情,
已經成為忠實的朋友,豈忍心把朋友送進屠宰場?
關於台灣農民對耕牛的愛護與體貼,日人山勇藏在台灣民族百談一書中,有觀察入微的陳
述.他說當耕作中的牛累了,主人就慢慢解下牛犛,換上另一頭,常有一頭牛悠哉悠哉地
等候在田畔.在一天當中,兩頭牛無數次反覆地更換,十分公平,因此牛毫無不安,絕不

發〔牛脾氣〕,可稱得上人牛一體,其樂融融,較之有一些資本家壓榨勞力的橫暴,真是不可同日
而語了.不過由於時代不同,各式各樣的耕耘機和交通工具紛紛出現以後,現在多數台灣人吃牛肉
乾和牛肉麵,大家就比較不再眷顧老朋有了.

人牛一體砥上種樹畫,取自昭和3年6月1日台中農產商會發行略畫手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