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呼萬喚,《彰化人》終於要面 世了。記得《臺灣通史》作者連
橫曾說過,當他幼年就學時,其
父親便以一部《臺灣府志》授之
,並以「汝為臺灣人,不可不知
臺灣事」為勉,因而影響了連橫
的一生志業。然而工商業發達迅
速的今日,經濟掛帥,利字當頭
,人際關係日漸淡薄,「臺灣人不可
不知臺灣事」,似乎成了一個遙不可
及的夢境。那麼,退而求其次,彰化
人不可不知彰化事,我想應是本刊發
行的宗旨之一。

彰化的歷史,史前史不談,單是有文
字記載的信史,就可遠溯到鄭成功時



代,或者更遠的荷據時代,想要認識彰化,真是千頭萬緒,不知從何談起。筆者認為本刊既名《彰
化人》,開宗明義,不防先談彰化的各種名稱,以饗讀者。

半線
彰化,舊名半線,是以原住民半線社而得名。「半線」二字,起源甚早,臺灣的第一部府志--康
熙二十四年(一六八五)蔣毓英修《臺灣府志》,便出現了數處有關半線社的記載,如卷二「敘山
」在「斗六門諸山」之後的附注,便說:「斗六門山甚多,北山在半線社界」,卷三「敘山」在「
大肚溪」部份也說:「……經大肚社,為大肚溪,南受半線社、阿束社細流」,由此,即可證明至
少在康熙二十四年(一六八五),便已經有半線的名稱。

其次,從半線的字面上來看,似乎非由原住民的語音翻譯直接翻過來,而是移墾的漢人所命名。線
,有「路線」或「方面」的意義,與常聽到的「海外線」的線字用法相同。由於在明末清初的雞籠
(今基隆市),已有漢人的足跡,而自當時臺灣政治、經濟中心的府城(今臺南市)視之,半線恰
在中間,明乎此,半線的得名意義便不南明白了。

半線之名,既與漢人移墾有關,但其年代又是如何呢?這點不妨從郁永河所著的《裨海紀遊》中加
以推測,按郁氏在康熙三十九年(一七OΟ),自福州來臺採硫,當時曾著《裨海紀遊》一書,書
中有<番境補遺>一篇,記鄭經時「劉國軒守半線」事甚詳,郁氏記此時,距明鄭滅亡的康熙二十
二年(一六八三),只有短短十七年,當然無可懷疑。據此可知半線名稱,早在明鄭時代就已存在
,依筆者的推測,當是出自隨劉國軒屯田的部屬的命名。

線地
半線為彰化最早的地名,已如前述。後來文人雅士,為了詩句上的修詞,乃有雅稱為「線地」(意
即半線之地)者,如彰化定光奄內,懸有一副道光六年(一八二六)福建永定翰林巫宜福題的對聯
:「活百萬生靈,蹟託鄞江留一夢;覷三千世界,汗揮線地有全人。」便是一例。

彰化(彰城、彰邑)
雍正元年(一七二三),清廷從巡臺御史吳達禮的建言,在半線地方設置彰化縣。有關彰化命名意
義,一般來說,許多介紹彰化的刊物,都會說是取「顯彰皇化」之義而得名。其實筆者認為此說顯
然是受到日人著作的影響,而有以致之,(如杉山靖憲《臺灣名勝舊蹟志》),按當乾隆間重修彰
化縣學完成時,知縣張世珍撰有碑記,文中便曾指出「建學立師、以彰雅化」。另外,嘉慶間,福
建巡撫王紹蘭撰的<彰化縣城碑記>,則說是「彰聖天子丕冒海 之化」,在清代的文獻當中,似
乎找不到「顯彰皇化」的記載,可見此四字實為日人濃縮的結果。至於另外常見的「彰城」、「彰
邑」,即為彰化城或彰化縣的簡稱,人人皆知,此不贅述。

竹城
彰化在雍正元年(一七二三)設縣後,起初並無城池,直到雍正十二年(一七三四),才由知縣秦
士望在街巷之外遍植莿竹為城,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嘉慶十六年(一八一一),改建磚城為止,前
後將近八十年。因此,也有人將彰化城雅稱為「竹城」,如乾隆末、嘉慶初任官臺灣的翟灝,在所
著《臺陽筆記》的<濁水記>文中,有云:「竹城(原注:古彰邑名)之南有水……名曰濁水」,
即為一例。

竹邑
早年彰化插竹為城,故有竹城的別名,而在文人雅士的作品中,更有稱為「竹邑」的,「竹」字是
紀實,「邑」字是縣的通稱,「竹邑」之名,筆者僅見一例,就是彰化內媽祖天后宮神龕旁的柱聯
,聯中曾用到「竹邑」(原文筆者未抄錄)二字,因此遂有人認為天后宮誤用地名,或指此聯是抄
襲自新竹地區的媽祖廟,而形成張冠李載。依筆者的看法,此聯應為天后宮舊物,而移刻於新宮楹
柱的,因時代的變遷,不明歷史淵源者,便望文生義,造成誤解。

磺溪
磺溪,為彰化縣文人雅士最愛用的雅名,早在道、咸年間,彰化舉人陳肇興在所著《陶村詩稿》,
便是署名「磺溪陳肇興」,另外光緒間進士施士洁為鹿港進士蔡壽星之父撰墓誌銘,也提到「光緒
壬辰,農部掌教磺溪之白沙書院」。今臺中縣大肚鄉更有一座極有名氣的磺溪書院(此因書院近彰
化,僅隔一大肚溪,故名)。日據間,有「臺灣新文學之父」之稱的賴和,組「磺溪學會」,及最
近成立的「磺溪文化學會」,都一再的強調「磺溪」,其他事例尚多,不勝枚舉。

關於磺溪雅名的由來,筆者曾再磺溪書院附近聽老一輩口碑,說是早年大肚溪常洪水為患,洪水過
後,溪中到處是黃泥、巨石,因此合「黃」、「石」二字,而取一文雅的「磺溪」。此外,臺灣民
主運動前輩王燈岸先生著有《磺溪一老人》,書中也曾闡述「磺溪」得名的由來,與大肚方面所傳
大同小異,不過卻又扯進郁永河的《裨海紀遊》,來「做為它由來的依據」,說是郁永河經過西螺
溪、東螺溪(即濁水溪)時,發現溪水與溪畔上畢露的大小石頭,都帶著硫磺色。後來到大甲溪畔
,所看到的溪水與溪石與前所看到的頗為相同,於是乎把這塊地方叫做「磺溪」。

上述兩種說法,據筆者了解,仍很牽強,特別是有關郁永河部份,純是王燈岸先生的推測,並不正
確,因濁水溪的沙、水俱黑,自古已然,這是眾所皆知的事實,即使郁氏在《裨海紀遊》中,也有
相同的描述:「初十日,渡虎尾溪、西螺溪,溪廣二、三里,平沙可行。……但沙、水皆黑色,以
臺灣山色皆黑土故也。」可見所謂郁氏見水、石皆黃(硫磺色)而命名的說法,並不可靠。

較為合理的解釋,「磺溪」的得名,應與早年八卦山上的溫泉息息相關,咸豐九年(一八五九),
陳肇興赴福州鄉試時,曾到九鯉山浴溫泉,而賦有<浴湯泉>七言古風一首,其中有「吾鄉硫磺亦
同源」之句,指的便是八卦山溫泉,溫泉含有大量的硫磺,此亦婦人皆知,流至八卦山下的彰化城
,即是名副其實的「磺溪」。

磺水
「磺水」與「磺溪」,僅一字之差,並不常用。文人雅士在賦詩時,有時因限於平仄關係,不得不
找一仄聲的水字,取代平聲的溪字,以符格律。如某詩人的「卦山磺水隔迢迢」即是,此一用法,
與將晉江改稱晉水、鹿溪改稱鹿水相同。

卦邑(八卦城)
彰化縣以八卦山風景名聞遐邇,因此八卦山便成了彰化縣的標誌,於是乎文人雅士又有用「卦邑」
以代彰化縣的,已故名詩人張達修先生詩中,偶而也有用之。彰化縣既雅稱「卦邑」,彰化城當然
成為「八卦城」,張達修先生曾有「八卦城中樹一軍」之句,即其例子。

白沙
彰化縣眾多的別名或雅名中,除「磺溪」之外,就要數「白沙」一名了。「白沙」,本為彰化縣城
附近的小地名與山名,即白沙坑及附近的白沙坑山(今屬花壇鄉),乾隆十年(一七四五),知縣
創建書院於縣治,乃以「彰化山川之秀,以白沙為冠」、「白沙山川之秀,為邑治遙拱,主人材蔚
起之象」,命名為白沙書院。

白沙書院自乾隆十年(一七四五)建後,迄光緒二十一年(一八九五)日據為止,前後凡一百五十
年,彰化文士受其熏陶者,不計其數,因此在潛移默化的情形之下,遂出現「白沙」雅名,與「磺
溪」分庭抗禮。如日據初鹿港名士洪秉生<過彰化東郭廢公園感賦>詩,其一有云:「風景依稀是
白沙」,原注:「彰化本白沙地」,又如張達修先生<彰化鄭王祠三十周年紀念>詩,則有「白沙
此日禮英雄」。日據間,彰化詩人結有「白沙吟社」,已故名詩人楊樹德(笑儂)先生詩集名為《
白沙吟草》。目前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校園內,更設有「白沙山莊」、「白沙樓」,這些無一不是受
白沙書院教育功能的影響所致。

「惡化市」
彰化縣治所在的彰化市,在日據時代,實是「反日政治運動的中心地」,據《磺溪一老人》一書的
記載,臺胞有識之士,為了要從政治方面與日當局周旋,乃於一九二一年(大正十年)創立政治運
動團體「臺灣文化協會」和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而成立的「同盟會」,參加者大部份都是彰化一躍
而成為文化協會的中心地。

據說由於彰化人士對於異族的壓迫,曾表現出無比英勇的抗拒精神,因此當日本議會討論到臺灣問
題時,竟有直呼彰化市為「惡化市」,要臺灣總督特別注意的,於是彰化又多了一個似名非名的「
惡化市」。

「髒化市」
「惡化市」,以展現抗日精神而得名,是彰化人之榮,值得彰化人自負。但無獨有偶的,臺灣戰後
(可能是最近十年),彰化市區環境髒亂,而被新聞媒體或民間譏諷為「髒化市」,與日據間的「
惡化市」,一榮一辱,成了鮮明的對比,值得彰化人檢討、改進。